首页 > 中外名著 > 不必读书目最新章节列表

第33章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杜骗新书》里的一些骗术,福寿绵长。往前说,宋代洪迈《夷坚志》“关王幞头”条,记潼州关公庙的巫祝,偶然发现某人的相貌同庙中黄衣神像极为相似,便托这人到市中定造一个大幞头(一种帽子),店家久不见来取幞头,后至庙中,见黄衣神像,正是来店令造大幞头的人,“悚然谓为神,立捧献之,事寖淫传,一府争相瞻敬”。《杜骗新书》中“僧以伽蓝诈化疏”条,与此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一个骗财物,另一个骗人信奉,正是同一渊源。往后说,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这和尚积年剃了光头,把盐搽在头上,走到放牛所在,见那极肥的牛,他就跪在牛跟前,哄出牛舌头来舔他的头。牛但凡舔着盐,就要淌出眼水来。他就说是他父亲,到那人家哭着求施舍,施舍了来,就卖钱用,不是一遭了。”这个故事,正是《杜骗新书》中“和尚认牝牛为母”条,区别只在一个是公牛,一个是母牛,故有认父认母之别。再往后说,晚清丁治棠《仕隐斋涉笔》写小偷对布贩说,我要偷那家的茶炊壶,你看见了,不要声张,布贩说,你偷他东西,关我什么事,我才不吭声。布贩很有兴趣地张望了半天,也不见炊壶被偷走,回头一看,自己的布少了好几捆,这个故事,正是《杜骗新书》中的“诈称偷鹅脱青布”条。

再往后说……再说就到了今天了。我看电视里、报纸上,往往说些案例,教大家小心,便想那些职业骗子,在在皆有,并不是社会的大患,何况骗有大小先后,有的人自生至死,始终在一大骗局中,却日日小心戒惕,提防自己的邻人,提防无辜的路人,提防一些鸡零狗碎之事,未免见树不见林了。

不读樵歌

《樵歌》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集子,不过,这里只是借来做个话头,不尽是在说它。

渔樵是古典文学里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单看这两个字,大家就觉得诗意盎然。上山打柴,大概自从人类懂得用火,便开始有了,既耗力气,又费衣服,难怪花了若干万年,才想到要赋予它诗意。现在我们读古诗,看旧画,一致同意,荒山野岭,在曲曲折折的樵径上,一个看起来很高兴的樵子,担着轻飘飘的一担樵薪,嘴里唱着樵歌,该是多么浪漫!如果在山里撞见这样一位樵客,就像遇到了山水的地主,神仙的门童,我们自然是要拿他当钟子期,而不是朱买臣的,再也想不起非法采伐之类的俗词,满心都是遇真的欢喜,恭恭敬敬的,问一问路,而樵夫,按照他的行业规范,要用手漫指一下,然后喝着歌儿走开。

渔樵的诗意,并不一定需要读过些旧诗,才能感受到。在最有名的几部旧小说里,《三国演义》,一开篇就唱:“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专写粗人的《水浒传》,里面的樵夫则唱“我今上山者,预为下山谋”云云,也不是一般人物。《西游记》第九回,甚至塞入长长的一大段渔樵问答。所谓俗文学,看来也是雅人做的;诗人的成功创造,大家迟早都享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