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外名著 > 锯齿啮痕录最新章节列表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这是一本只有十几万字的小集子,堪称作者个人二十年的小《春秋》,但从中也可见出整个国家的大《春秋》。那的确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全体人民都在受苦受罪,不独流沙河一人而已。然而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贱民”,他的这本人生实录是可以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的,且不说作为“文革”序史和“文革”史的一隅看待,即以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人生观而论,就颇有一点哲学意味了,至少可以启迪人们,哪怕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也要能扛得过去,而事实也证明没有什么是扛不过去的!

时间对于人们的记忆来说,犹如一层层的过滤纸,过滤后留在记忆中的往往是比较美好的东西。因此需要有人或有更多的人从各个角度将悲剧性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使后人永不忘记,而免于重蹈覆辙。我想,这也正是一切所谓“伤痕文字”(我不用文学二字,并非否认文学具有一定意义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而是以为不加渲染的实事求是的纪实文字更适宜再现历史,当然有纪录影片就更好)存在的价值。  -----  摘录《读书》二十周年合集

流沙河,文学奇才,文革因言获罪,当了20年木匠,拉了20年的锯。二十年间,经历了弟弟自杀,妻子被捕,上街挨揍,夜半抄家,好几次目击亲友的死亡,躲过自己的死亡。营养不良,疾病缠身,手指也被锯断一根。20年后终于恢复工作,仅剩贱命一条。这条贱命却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回忆录《锯齿啮痕录》。20年的厄运用如此幽默老辣的笔调写出,文字的背后,是一个受了致命伤的灵魂发出的微笑。他不认为这20年没有书读的拉锯生活是浪费生命,第一,他用劳动创造着财富,自食其力。第二,没有这20年的苦难,就没有《锯齿啮痕录》,对于一个丰富的灵魂来说,任何苦难都是人生的财富。所以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人间地狱,但到处是自嘲式的幽默和乐观,透露着一条贱命的尊严。

流沙河简介:

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但后者不久即遭到公开批判,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一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遣送回原籍劳动。七十年代末回归文坛,仍然以诗作为主,记叙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体验,后结集为《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因才识扬名,因清脱为人仰重,因谦虚而备受爱戴,这便是人们心目中的著名诗人流沙河。

流沙河曾在中国诗坛上笔走龙蛇,饮誉海内外。10年前,先生突然“见异思迁”,弃诗而作文,鼓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拨弄出举世瞩目的一个大旋涡。近年来,突然又波澜不兴,一时间,文化人都在询问他的“流向”。蜀国的文学圈子压根儿就消失了他那瘦比黄花的影子,消失了他那让人心头搁不下的谦恭,消失了他兴之所至谈笑惊座的幽默。先生的近况如何?难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