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最新章节列表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曼德尔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用语较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用语更为科学。尽管列宁在1917-1918年的著作中也曾经使用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用语,但是,列宁使用这一用语是为了说明1914-1919年处于战争状态中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后来的一些"官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使用这一用语,却是为了说明战争结束后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新的发展阶段中的特征。而且,这些"官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解释这一用语时,过分强调了国家相对的自发的作用,他们试图用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新作用,而不是用资本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本质特征。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的探析

1.苏联学者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研究

苏联学者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研究,以1956年苏共二十大为界限,在理论认识上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初,苏联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是:"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国家作为金融寡头统治的工具的性质,决定国家和垄断组织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的性质,不是垄断组织服从于资产阶级国家......而是相反,资产阶级国家服从一小撮垄断资本家,操纵在大垄断组织手中。这个原理对于正确地了解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组织和国家的相互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这些观点,他们认为国家机构从属于垄断组织有三种具体形式:一是国家机构借垄断组织和资产阶级国家政府之间"私人联合"使国家从属于垄断组织;二是将"国家经济"的管理权交给垄断组织;三是国家机构通过对国民经济"统治"和"调整"而从属于垄断组织。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的政治风向和理论氛围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理论上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探讨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直到60年代初,尽管一些有影响的学者仍然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服从于垄断组织的制度,是垄断组织的经济专政和政治专政合二为一的制度,也是垄断组织利用国家机器来保证垄断高额利润和巩固其统治的制度。" 但对此提出异议的观点也开始出现。有的学者指出,那种认为国家机构"从属"或完全"服从"于垄断组织的观点,是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一种"教条主义"理解。他们认为,列宁用"结合"、"溶合"、"交织"等专门术语来说明国家和垄断资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一"高级的辩证法范畴"中,国家在一定时期是为垄断组织或某些垄断集团服务的。但另一方面,国家也为资产阶级,首先是金融垄断寡头服务,这时垄断组织的局部利益就要服从于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注意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代表整个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也有与某些垄断组织和资本家集团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这种冲突有时甚至很尖锐。国家采取的维护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长远利益的措施,也常常同某些垄断组织或集团的利益发生冲突。特别是多国垄断资本的发展,使得国家和某些垄断资本的矛盾和冲突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