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最新章节列表

第860章节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澳大拉西亚/大洋洲

澳大利亚

1988年,《国防白皮书》 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大规模地审查其国防政策。据此,澳大利亚政府出版了1988年《国防白皮书》。该书有三点比较重要:一、澳大利亚判断,对澳大利亚发动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二、印度洋的安全环境要求澳大利亚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大规模地重新部署其海军力量,其中主力应该部署在珀思;三、由于还存在着潜在低强度的军事行动,其中包括恐怖主义活动和游击队的活动,所以应该向驻军量少、战斗力弱的澳大利亚东北部增派军事力量。白皮书要求加强澳大利亚武装力量的空中机动能力和侦察能力,以使其能够有效地保卫其东北海岸的安全。

新西兰

1985年11月4日,法国有关部门派人在新西兰炸沉绿色组织的船只 国际生态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拥有和使用的“彩虹勇士“号,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港因船身上的一枚炸弹发生爆炸而沉没。船上的一名摄影记者被炸死,船上的其他大部分船员在那时均已上岸,因而幸免于难。法国间谍被涉嫌参与了此次事件。事件披露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怒。“彩虹勇士“号此前本企图阻止法国在太平洋进行核试验。尽管也对其他人提起公诉,但新西兰法庭只审讯了阿兰·马法特和多米尼克·普里奥上尉,指控他们过失杀人,因为他们指挥了此次行动。

1986年6月—8月11日,美国结束了与美国、澳大利和新西兰的关系 大卫·兰格为首的工党当选执政后(1984年7月14日),新西兰政府规定,根据新西兰无核法的有关规定,拒绝装有核武器和核动力的舰艇使用新西兰的任何港口(1986年6月)。新西兰对美国的舰艇依然依法行事,这自然就与美国的核政策发生冲突。美国决定,只要新西兰还执行这一法律,美国就暂不向新西兰提供情报信息(1986年8月11日)。

新喀里多尼亚

1984年,民族冲突 当地的卡纳克人与麦兰尼森人(占当地人口的45%)、欧洲人(占当地人口的37%)、波利尼西亚人(占当地人口的12%)的关系以及与印度尼西亚人和越南人(占当地人口的6%)的关系日益紧张。法国颁布的勒穆瓦纳法令使当地的形势更加恶化,因为该法令规定,自治政府可以全权处理本土的内部事务。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封锁了首都努美阿城外的所有道路,切断首都与农村的一切联系。最后,政府同意修改有关独立的计划,以充分保证卡纳克人的权力,这样才恢复了秩序。在后来的选举中,卡纳克民族解放阵线在努美阿以外的本土大会选举中获得了大部分席位(1985年)。

1986--1988年,骚乱 尽管法国政府作出一系列让步,但欧洲人和卡纳克民族解放阵线都反对独立计划。卡纳克人号召举行罢工、罢课、示威游行和其他的抗议活动。

1988年4月21日--5月5日,人质危机 主张独立的卡纳克游击队和法国军队之间爆发了冲突,结果造成7人死亡(4月21日--5月4日)。此后,游击队绑架了一些欧洲人,其中包括几名宪兵(这几名宪兵后被游击队杀害了)使危机达到了高潮。法国的一支突击部队开始搜寻人质。在此过程中,他们袭击了游击队在乌维亚的一个营地,造成2名突击队员和19名卡纳克人被打死。卡纳克人指责说,是法国国防部指使突击队在乌维亚进行的疯狂大屠杀。而法国国防部却说,有些突击队员的行动“违反了他们应履行的职责“(5月30日)。

1989年5月,卡纳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被暗杀 妥协的《马提翁条约》(1988年底)缓和了紧张的关系并为和平解决争端奠定了基础。但卡纳克民族解放阵线中主张独立的极左分子对该条约极为不满,他们暗杀该组织的主席和副主席。后来,当地政府和选举出来的本地大会采取了的和解态度,使紧张的局势开始得以缓和(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