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最新章节列表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不能不承认,蒋介石的莫斯科之行确实帮了他的大忙。在孙中山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之后,蒋介石"巧妙地利用机会捞取了一笔政治资本",他在莫斯科会见了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领导人,参观了苏联红军,可谓国民党军官当中真正了解苏联红军情况的人。此行的结果,"加上在国民党内的关系,使蒋介石担任了颇为有利可图的黄埔军校校长的职务"。

对于莫斯科提供的援助,蒋介石承认:"苏俄帮助我们,不只是物质帮助,并且是知识的帮助。最大的帮助,是要我们纪律严重,使同志们有纪律行动。这才是最大的帮助。"

就这样,在苏联顾问的扶助下,40岁不到的蒋介石一跃而成为国民党内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

1.孙中山告诉列宁:他将派代表赴莫斯科,商议俄中"共同行动"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和孙中山在各自的国家里领导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而且彼此之间都关注着对方的革命。1912年7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机关报《涅瓦明星报》上发表文章,称赞孙中山是一位"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他还说,孙中山颁布的革命纲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1917年11月发生的十月革命也引起了孙中山的极大关注。在革命爆发后的第3天,中华革命党的机关报《民国日报》就报道了十月革命的消息。1918年1月和3月,孙中山两次指示中华革命党人密切注视俄国革命的动向,以期互相援助。7月,他致电列宁,表示"十分钦佩俄国共产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认为苏俄的建立给东方人民树立了榜样,使这些革命的人民有信念去建立与苏俄同样"新式的和巩固的制度"。

在孙中山看来,俄国革命的目标就是争取人权和民权。所谓人权,就是实现"农民工民生活之改善";民权则是"革除专横之王家及贵族而建设民主政治",而中国革命的要求也无非就是这些。所以,孙中山在1918年7月致列宁的电报中肯定了"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有着同样的目的",并且建议"中国革命党和俄国共产党要联合起来进行共同的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欧战胜国纷纷转向中国,企图恢复其在中国的特权,惟独苏俄对中国表示了友好。对于孙中山的上述举动,莫斯科很快就作出了反应。1918年7月4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说,在俄国发生的事件首先在亚洲邻国产生了反响。在中国革命党的领导下,中国南方人民已经自觉地掀起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斗争。"前几天,我们已经听到了这个运动的领袖的声明"。8月1日,契切林致信孙中山,称他是"敬爱的导师","中国革命的领袖"。契切林在信中介绍说,俄国革命目前遭到了国内外敌人的围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个"力量悬殊的斗争"时刻,"俄国劳动阶级呼请中国兄弟共同斗争"。他建议中俄联合起来,"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的联盟"。